成人免费黄色/在线播放国产区/韩日3p/免费看国产精品麻豆

翻譯資源百分百[www.593uc.com] : HomePage Translation Info

HomePage 首頁 :: Download 下載 :: Categories 分類 :: Index 索引 :: Changes 最近更新
首頁 -- 翻譯經驗 -- 翻譯經驗 -- 翻譯產業化與金融翻譯服務

翻譯產業化與金融翻譯服務

Date:2009-3-24


首屆中國國際翻譯產業論壇論文
作者: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第二翻譯部翻譯 趙亞玲


【內容提要】

翻譯產業化是當前翻譯行業的基本要求和發展方向,金融翻譯作為翻譯國際化的產物之一,有其特殊性。本文針對目前翻譯行業存在的一些問題,首先提出產業化的必要性,然后著重分析了金融翻譯服務的若干特征,以及產業化在金融翻譯服務中的重要性和運用構想。

【關鍵字】

產業化、國際化、金融翻譯、專業術語

【正文】

翻譯對于一國國民經濟和對外開放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前,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網絡化的到來,以及中國加入WTO后國際國內市場交流與融合步伐的加快,我國的翻譯市場正面臨著一場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如何在這樣一個充滿激烈競爭的國際化大舞臺上把握機遇、舞出自己的精彩,中國翻譯行業任重而道遠。

問題的提出

2002年11月,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翻譯服務委員會經國家民政部批準成立,負責協調、規范翻譯服務行業,促進全國翻譯服務企業的聯合協作,優化人力資源,推進規范化經營和管理,通過制定一系列標準、規范,以期在技術法規的層面上規范翻譯服務行為。  

2003年11月,國際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通過了由該委員會組織起草的《翻譯服務規范》國家標準,明確了客戶應向翻譯服務方提供的必要支持,對翻譯方在翻譯質量、翻譯期限、翻譯保密、附加服務等方面做出了詳盡而具體的規定。

前不久,國家人事部先后頒發了《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暫行規定》和《二級、三級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實施辦法》,考試也已進入了具體實施階段。翻譯資格考試將有助于促進翻譯從業人員、翻譯產品,以至翻譯企業的優勝劣汰,服務市場經濟。

上述一系列法律法規、政策文件的出臺,從業人員準入標準的設立都從不同角度反映出我國翻譯行業即將走出昔日小打小鬧的“作坊式”發展模式,向著規模化、專門化、產業化的發展方向邁進。

現實的瓶頸

與當前巨大的翻譯需求不協調的是國內翻譯市場供給的嚴重不足。目前中國的翻譯市場年產值約為120億元人民幣,而國內的翻譯公司僅能消化10%左右[①]。人才、技術的不足,使許多外文信息并無翻譯、來自國際的信息流無法消化,導致我國失去大量的商機。業內專家指出,多種因素制約著國內翻譯市場快速、持續地產業化發展。
——首先是人們的觀念尚未完全轉變。長期以來,翻譯一直被認為是一種投入高而附加值低的事業。即使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許多人對“翻譯也是一種產業”的觀點仍沒有足夠的重視,不少政府部門、企業機構在獲取外語資料與信息時,寧可找自己人進行“內部消化”,也不愿意尋求翻譯公司的專業服務。事實上,在國際市場大分工、大合作,商機稍縱即逝的今天,內部消化已遠遠不能適應現代市場競爭高效化、專業化、多元化的需求,一味求省圖快,反而會給本單位的經濟利益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翻譯公司缺乏規模、有序的經營。目前國內市場中小型翻譯企業多、大企業少,年營業額超過500萬元的翻譯機構和企業寥寥無幾,而且其中缺乏知名的翻譯品牌,無法對市場起到良好的引領和規范作用。當國際翻譯巨頭Trados等大舉進軍中國市場的時候,中國翻譯企業基本處于群龍無首的狀態,無法拿出相當的產品與服務與之抗衡。另一方面,面對翻譯行業的激烈競爭,許多翻譯公司不思提高自身服務質量,而是采用壓低交易價格等低層面的競爭手段,導致整個市場始終無法規模、有序的發展。

——翻譯人員素質良莠不齊。由于認為翻譯市場有利可圖,大量不具備翻譯能力和經驗的人混跡于翻譯者之列,使得譯文晦澀拗口、錯誤百出,翻譯質量難以保障。這種急功近利、譯德低下、唯利是圖的翻譯氛圍,常常給客戶的經營帶來嚴重影響,極大地損壞了翻譯服務市場的整體形象和信譽,同時也侵害到那些真正具備專業翻譯能力的譯員們的正當權益,使他們不得不一再證明其所接受的教育、進行的工作和提出的稿酬標準是必要而合理的。
——整體質量缺乏必要的流程控制。現在的各種翻譯機構和企業中90%以上都還停留在完全手工操作的階段,沒有翻譯質量控制工具和完整的翻譯品質控制流程。整體翻譯質量不高的結果就是大大影響和阻礙中外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廣泛深入交流。  

金融翻譯服務

翻譯產業化的最終目標是更好更快地為市場服務,為用戶提高核心競爭力。這對于國家一些迫切需要提高自主知識產權能力、國產化水平較高或國際化步子較快的行業尤其具有重要意義。金融,作為一個新興的綜合性現代產業,被稱作國民經濟的“晴雨表”,與幾乎所有的行業都有著密切的關系,具有非常高的產業關聯度。金融企業的發展、金融行業的波動對于整個國民經濟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一)金融翻譯服務的特征

根據中譯公司[②]多年來在金融翻譯服務方面的實踐,總結出金融翻譯服務的如下特征:

1、國際化。雖然國際化是目前多數行業的發展趨勢和必然要求,但對于金融業而言,這一要求表現得尤為突出。在金融翻譯稿件當中,絕大多數都是中譯英的稿件,而非過去的英譯中。如果說,英譯中是吸收國外先進理念和做法的“引進來”階段,那么如今的中譯英則意味著我們真正“走出去”的實踐活動。事實上,近年來,隨著中國加入WTO后國際國內市場交流與融合步伐的加快,我國的各項金融業務也將逐步對外開發。各家銀行、保險公司先后上市,參與到國際經濟一體化的運作當中;而越來越多的外國金融機構也開始進駐國內市場,或設立代表處、或直接參股國內金融企業。這一過程中,中外金融機構之間跨越語言和文化的業務學習、信息共享、經驗交流更加頻繁,對具有專業背景的翻譯人員、翻譯公司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就中譯公司而言,我們的金融企業客戶已不僅僅局限于國內的高端金融機構,而是拓展到國際大型金融集團、金融組織,如,瑞銀集團(UBS)、世界貨幣基金組織等。從業務到客戶都呈現出國際化的趨勢。

2、專業化。金融翻譯要求譯者具有一定的專業水平,了解專業術語、熟悉專業操作。以銀行授信業務[③]為例,保函、掉期、預授信、雙保理、托收承付、催收、劃撥、回贖、敞口頭寸等這樣一些詞匯都有專門、固定的譯法;而total exposure, credit facility, underwriting, clean collection, road show, installment, future option[④]等詞也不再僅僅停留在其字面意思,而被賦予了專業含義。另外一些尚無標準譯法的詞匯,需要譯者利用專業背景深入理解其內涵后加以翻譯。與此同時,授信業務通常涉及汽車、鋼鐵、化工、煤炭、化纖、教育等各個行業,這就不僅需要譯者的金融知識背景,更需要其具有綜合、全面的社會科學知識結構。

3、重要性。金融機構的譯文通常包括會議紀要、信息表、年報、信貸指引、各類報告等。這些文件通常用于金融機構董事會、股東大會、總部高級管理層閱讀、討論或審批,關系著整個公司的業務發展、投資戰略;尤其像年報,對于上市公司來說更是至關重要,它是投資者了解公司詳細經營情況的重要手段,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投資者的投資決策,進而影響到上市公司未來的業績。這就要求譯文具有極高的翻譯質量和專業水準,保證海外投資者獲取信息的完整和準確性。

4、時效性。金融譯稿內容的重要性決定了其對翻譯時間的較高要求。有些稿件通常是當天收稿、次日交稿,或者上午來、下午就要;在稿件量大、時間緊的情況下,經常需要譯者保持高度的責任心,加班加點以按時、保質完成任務。

5、保密性。金融機構經營的是貨幣資金,它也是各企業正常運轉不可或缺的物質基礎。而具體的財務數據最能真實反映企業的經營決策,是同業競爭的核心所在。所以,凡是金融報告中涉及到的各類財務數據、具體經營目標、資金數額,譯者都應秉持良好的譯德,予以保密。

根據上述特征,我們可以看出,金融翻譯服務更加迫切地需要產業化的發展模式。簡單而言,一方面要加大宣傳力度,使金融企業形成共識:翻譯在金融業務國際交流中起著重要作用,金融翻譯是一項基于專門培訓的專業性活動;另一方面,大力提倡推行翻譯市場準入制度,包括翻譯就業準入制度和翻譯公司準入制度,保障金融翻譯的準確性與高效性,促進翻譯市場的健康發展;此外,更需要發掘和培養大量具有專業素養的翻譯人才,共同推進翻譯行業的快速發展。

(二)信息化在金融翻譯中的重要運用
翻譯產業化的另一個重要命題是實現翻譯信息化,就是利用計算機、輔助翻譯軟件、互聯網、數字技術等信息時代的高科技手段實現翻譯工作的現代化。

而在目前,中國翻譯信息化的狀況遠遠不能令人滿意。翻譯工作者面對著厚厚的文字資料,戴著老花鏡或者拿著放大鏡吃力地翻閱著、抄寫著,旁邊放著同樣厚厚的外漢詞典以備查閱;如果遇到一些專業生僻的詞,還不得不去多方查閱更大部頭的詞典,或者向他人請教。這種工作方式的效率低下是可想而知的。如果是翻譯文學作品、古典文獻等與現實距離較遠的文獻倒也罷了,但如果是翻譯與現實密切相關的信息,尤其是與國民經濟、市場競爭休戚相關的金融機構年報、會議紀要、報告資料、經濟論文或國際金融最新動態等,這樣的效率是無論如何也不能跟上時代節奏的。
而計算機輔助翻譯能夠充分發揮人的主導作用,讓計算機發揮其海量存儲、快速檢索的優勢,輔助人們快速完成翻譯工作,為專業翻譯人員提供全面代替詞典、紙、筆的翻譯工具,力求“信、達、雅”。同時提供完善的翻譯整體解決方案和業務流程,便于建立統一的翻譯標準和質量控制體系。具體而言,應鼓勵譯者充分使用互聯網查詢新詞和專業譯法,保證譯文的準確性;學習使用SDLX、雅信CAT、SDLTrados等翻譯軟件進行記憶型翻譯[⑤],提高翻譯效率;對于大型項目,借助涉外譯者資源,通過網絡分工協作,溝通、交流、統一術語,優質、快捷、高效地完成任務。

(三)金融翻譯項目產業化流程

中譯公司根據多年來在金融翻譯業務方面的實踐,歸納總結,針對不同客戶建立專業詞匯數據庫,方便譯者規范翻譯;定期舉辦專業知識講座,聘請知名學者、業內資深人士對公司譯者進行業務培訓,提高翻譯水平;每一次項目結束后,與客戶進行交流,更新詞匯,共同討論個別詞匯的譯法。通過這樣一系列舉措,公司不但更好地滿足了客戶的需求,被贊譽為“金融翻譯,中譯公司是金礦”[⑥];同時,公司的業務水平也不斷提高,實力越來越強。

對于具體的金融翻譯業務,我們提出如下構想:當一家中等規模的翻譯公司接到某金融企業的大型翻譯業務時,可以結合自身實際情況,考慮下述項目解決方案,保證服務的高效性和優質性。

?金融翻譯項目管理

指派項目經理與客戶建立穩定而有效的聯系,進行項目的管理和協調。

?金融翻譯評估分析

針對客戶需求制訂工作范圍,組織專業譯員及社外譯者合理分工,安排工作時間,根據客戶的要求提出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金融翻譯項目準備

由項目經理和工程師一起制定項目本地化說明文件,分發給項目小組各成員,建立標準詞匯庫(該詞庫可以在翻譯過程中逐步擴充)。

?金融翻譯生產過程

翻譯是整個項目中的核心部分。翻譯人員利用網絡和翻譯軟件分工協作,技術工程師進行定期編譯,第一時間發現并改正問題,保證質量并縮短時間。

?金融翻譯質量控制

初譯完成之后應進行校對,再由資深專家終審,最后由項目經理組織定稿;同時,輔以貫穿整個項目周期的抽樣評估進行有效的質量控制。

上述翻譯流程有助于翻譯公司在實現“信、達、雅”等基本要求的同時保證譯文中專業術語的準確性,減少譯文差錯率,極大地提高翻譯效率。

金融翻譯雖然只是翻譯業務的一個領域,但從中可以折射出翻譯國際化的發展趨勢,以及翻譯產業化在提高效率、節約資源、創造社會價值方面的巨大貢獻。展望未來,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舉行將為翻譯行業的發展帶來難得的契機,屆時國際化的要求、產業化的優勢也將在實踐中逐步體現。作為全國資歷最老、實力最強的翻譯公司,我們目前所要做的就是如何在這股國際化的改革浪潮中走好自己的產業化之路,參與市場的有序競爭,同時有效地促進中國翻譯行業的偉大變革。

注釋:

--------------------------------------------------------------------------------

[①] 據中國外文局資料。

[②] 即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下文簡稱為“中譯公司”。

[③] 銀行發放貸款給客戶的業務。

[④] 如,future option字面意思為未來的選擇,但在金融業務中是“期權”的意思。

[⑤] 當譯者第一次翻譯某詞匯時,軟件會將該譯法記錄保存;之后譯文中再次出現該詞時,憑著這種“記憶”功能軟件將自動給出譯法。

[⑥] 2006年1月外交部翻譯室有關人員來中譯公司交流時贊譽。


.9948323請聲明出處5正5方5翻5譯5網.8248713
 
[ HomePage | Download | Categories | About Us | 鎮江翻譯網 ]

歡迎訪問
Copyright@2008-2009 fy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蘇ICP備05048654號
ZJFANYI INDEX AUTOMATIC GENERATING SYSTEM 0.1 :: Template form Ctex.org :: Powered by Cheney, 2009
Page was generated in 0.0669 seconds